如何正确饮食 才能健康长寿
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颁布了纤维食品指导大纲,给出了健康人常规饮食中应该含有30-50克纤维的建议标准。研究发现,饮食中以6分粗粮、4分细粮最为适宜。所以,粗细粮搭配吃最合理,成年人每日的食谱应包括奶类、肉类、蔬菜水果和五谷等四大类。
早餐不能不吃,而且要吃好,应多吃些富含水分的食品,如稀饭,菜汤,米粥,牛奶,豆浆等。
中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正餐,要补充上午消耗的能量,要多吃鱼,瘦肉,蛋,牛奶,豆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。
晚餐与中餐一样,同样重要,膳食依照中餐的安排,但不要吃的过饱,以七分饱为宜,中间辅以水果。
怎样吃饭健康
怎样吃饭健康
杂食:杂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,是获得各种营养素的保证。可先从每天吃10种、15种食物做起。
慢食:“一口饭嚼30次,一顿饭吃半个小时”有多重效应:健脑、减肥、美容、防癌。
素食:原意为“基本吃素”,而不是一点荤也不吃,这也是人的消化系统结构所决定的进食原型。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。
早食:即三餐皆需早。早餐早食是一天的“智力开关”;晚餐早食可预防十余种疾病。
淡食:包括少盐、少油、少糖等内容。一个“淡”字可解。
冷食:吃温度过高的食物,对食道健康有害。低温可延寿,冷食还可增强消化道功能。
鲜食:绝大多数食物均以新鲜为上,许多“活营养素”可得以保持。提倡“鲜吃鲜做”、“不吃剩”。
洁食:“干净”包括无尘、无细菌病毒以及无污染物。
生食:并非一切均生食,而是“适合生食的尽量生食”。定食:定时定量进食,久之形成动力定型,这是人体生物钟的要求。
小食:21世纪进餐制以日进五餐或六餐为宜,三顿正餐外的小餐(上午10点、下午16点及20点左右)称为“小食”,具多重功效。
它与平时所说的零食有别,后者无定时定量的概念,导致与正餐的矛盾。